五金吴海燕丝绸服装设计《富春山居图》系列之一。作品以元代黄公望中国画《富春山居图》之《剩山图》和《无用师卷》分离300多载后重新合璧为主题,用中国服饰演绎两岸“同根同源”的深邃内涵。
服饰文化,不仅体现生产生活的功能需求,也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载体,以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民族特色,传递和表达着人们的生活理念和审美理想。近年来,“中国风”设计引领全球时尚潮,中华服饰内在的文化精神和东方意蕴,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从传统文化到当代时尚,中华美学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成为增强文化自信的基石,发挥着沟通世界、传递价值的作用。
如今,一系列民族服装品牌涌现,国潮时装、汉服设计、国风礼服成为年轻一代追逐的时尚,从日常着装到特定场合的高级定制,无不呈现这一趋势。
传统服饰不再只是老一辈“压箱底”的纪念与回忆,更是当下年轻人表达文化身份、建立生活仪式感、塑造自身个性形象的选择,形成了跨越网络与现实、文化与旅游、影像与叙事的多元表达。比如,近年来,我国著名运动品牌引领服饰领域的国货风潮,在款式设计上突破惯常的运动风格,将中式元素成功融入现代运动服饰设计,在国内外引领“国潮”和“中国风”——富有冲击力的红黄配色、大量的撞色拼接、乒乓球图案等抽象化的现代设计,中国刺绣、神话人物、汉字、山水画等传统文化元素,同运动风、时尚感相结合,不仅创造出国潮新范式,更激起人们的爱国情怀和情感共鸣,广受大众青睐。
传统服饰的元素、文化、审美与实用、时尚融合在一起成为“优质IP”,登陆潮流秀场并赢得了年轻人喜爱,也反映出大众对文化审美的自觉在不断加强。温暖的乡愁记忆、历史沉淀的印记、手工和自然材质带来的幸福感,都成为服饰价值的组成部分,人们对服饰文化内涵的重视超越了消费“LOGO”,既体现了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更反映了大众文化自信与文化认同感的增强。
服饰既是经济发展、物质生产、技术进步的结果,也是时代精神的体现。当人们不断认识和发现传统,在重要仪式场合以及日常生活中,身着颇具中国传统文化韵味的服饰,服饰传统便会成为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存在。其中的礼仪风尚、诗意风度和物用理念将得到传承发展,背后的自然观念、生活智慧、审美理想也将融入今天的生活。从这个意义上,“国风”“国潮”服饰的流行,为我们进一步认识中华传统服饰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出发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首先在于文化精神的传承与发展。中国历史上,对服饰文化有丰富多元的阐释。传统服饰观普遍强调人的内在精神,肯定服饰美的意义,并赋予其道德、人格的内涵。有形的服饰背后,是无形的精神力量和美学意蕴。所以,传承中华传统服饰美学,就是要传承和谐之美、意境之美、精神之美,而非浮浅华丽之表、追新逐异之态,更不可使其沦为物质消费的符号。此外,“材美工巧”“锦绣匠作”等,也是中华传统服饰美学的应有之义。让中华美学精神、生活智慧充分融入当代服饰文化,让时尚饱含文化底蕴和生活内涵,是坚定文化自信的一种实践。
当下,国内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和服装设计品牌致力于中华美学精神的传承与发展。像一些国产原创设计师品牌,以中国传统的扁平式剪裁,替代西方的立体剪裁,并将传统服饰朴素超脱、精致含蓄的意境融入现代时尚美学之中,倡导一种东方哲学式的当代生活艺术理念,赢得顾客青睐。
应该说,服饰的传承和创新,具有广泛的关联性。当历史久远的传统纹样融入今天的时尚,当魏晋风度、盛唐气象融入今天的潮牌,事实上其带动的绝不只是服饰的市场和产业本身,更带动了与之相伴的一系列传统工艺和审美精神复苏。比如,传统服装面料中的绫罗绸缎,织造技艺极为繁复,受机械生产冲击曾一度被边缘化。而今,绫罗绸缎中的“罗”,作为夏季衣料重回服装市场,带动了缂丝的姐妹花艺术——吴罗织造技艺的发展。由此可见,文化传承将带动一系列具体实践,而像“中国风”这种融入生活的服饰潮流,更能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让传统在时尚中生根,还需要认真把握当代生活特点,并落实到具体的服饰设计细节之中,包括加强对服饰材质、工艺、色彩、纹样、款式等具体要素的文化融合与设计创新。
面料是服饰设计中的重要元素。古朴天然的丝、麻等材质,是中华传统服饰的主要用材,既能满足舒适的穿衣需求,又契合国人崇尚自然的审美理念、绿色环保的消费理念,在今天仍有广阔的应用空间。以麻织物为例,作为“国纺源头,万年衣祖”,在当代传承应用时,需要不断融入新技术、新工艺,改良其特性,使之更舒适耐穿。又如香云纱,近年来通过材料再开发和设计应用创新,形成了富有时尚感与现代感的香云纱服饰。
从工艺看,传统服饰中的剪裁、刺绣、编织、补花、印染等技艺,要在趋于简约的现代服饰中更好地传承和应用,需结合今天不同质地的服饰面料、日常生活中不同场景的着装需求,以及服饰不同的功能、风格、美学定位等加以设计。这样既可成就节庆服饰“镂金错彩”之美,也可传递日常服饰“清水芙蓉”之秀,使传统工艺融入当代生活,增添美的意蕴。
从色彩看,中华传统服饰以五色为正色,虽然其作为礼乐制度的一部分内涵已经弱化,但明快的色彩风格、和谐的心理追求,以及吉祥喜庆等特定的色彩寓意,仍为人们普遍认同。在今天的民俗服饰、职业服饰,以及礼服、学位服等礼仪服饰领域,如能结合当代社会语境,恰当运用五色并加以设计创新,必将赋予服饰更深层的文化内涵和更鲜明的时代特色。
在纹样图案方面,传统服饰有丰富的样式和符号寓意,富有文化意味。在今天的服饰设计中,如能通过提炼、重组、修饰等手法,巧妙运用传统纹样图案,往往能够成就设计中的神来之笔,让其散发新的光彩。
在款式上,传统服饰在领口、袖口、裙摆等方面的造型剪裁,已广为当前服装设计所应用。仪式、身份等定义性强的学位服、婚礼礼服、校服、职业等,也汲取了具有相应文化内涵的传统服饰元素,营造典雅庄重之美。
服饰领域的“国风”“国潮”,既代表着中国本土的设计实力,也向世界展示出中国的时尚风貌。以中华美学为基点,推进传统服饰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中国文化精神和审美品格浸润当下,不仅有助于创造美好生活,更有助于增强文化自信。服饰潮流与服饰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纵横谈)--健康·生活--人民网